秭归县沙镇溪镇马家山村的梅德俊虽然视力残疾,但他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勤扒苦挣,告别了穷日子,过上了好日子。
今年73岁的梅德俊,不仅视力弱,而且听力很差,加上居住的地势较高,无当家产业,靠传统农业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很清贫。24年前妻子去世,他和儿子的生活比以前更艰难。儿子梅本琼在25岁那年外出务工后,就一直在外漂泊,老家的里里外外只能靠梅德俊独自撑起,常常是忙碌一整年就够一张嘴。2012年,经村民代表评议,他被纳入农村低保社会救助对象,2015年又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吃苦、肯出力、闲不住的梅德俊,没有因享受社会救助政策而怠慢劳动。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仍然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本色,每年种植玉米、油菜、土豆、红薯等农作物收入可达万元,再加上养殖生猪、鸡等,每年务农的总收入近一万五千元。
村民宋秀国:“他这个人乐于吃苦,乐于帮助别人,70岁以前,本组(哪家)的重活儿,都是他搞哒的。”
通过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他拆除了土坯房,住进了政府建好的新房。除此之外,每年他还能享受地力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计生奖扶等政策,梅德俊靠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拔掉了穷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生活。2018年12月,他与村里精准扶贫户一道,喜领脱贫证书,光荣脱贫。
(来源:秭归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