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作回顾
一、喜事捷报频传的一年
秭归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滨湖路改造竣工
芝茅路改造全线贯通
十宜高速从我县境内走线方案确定
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三峡翻坝油气管道开工建设
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投入运营
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再次成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荣获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二、脱贫摘帽决战决胜的一年
2019年4月29日,省政府正式发文批准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我县已完成47个贫困村、15个深度贫困村出列,累计完成27445户72824人脱贫销号,彻底摆脱了困扰我县多年的贫困。
三、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一年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8.0%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增长2.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1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12.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
全县景区接待游客1093万人次,增长16.35%
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的一年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17元,增长9.4%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96元,增长10.1%
住户存款余额120.45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83户、棚户区改造3303套
实施农村公路硬化497公里、安防工程38公里
完成农村“厕所革命”31466座、公厕77座
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3.5万人
新建通讯铁塔40座,新建改造基站117个,固定宽带用户净增2.5万户
2020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对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和全市“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四县四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争进位、争上游,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决胜“十三五”收官。
2020年
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尽心竭力稳增长,夯实基础奔小康
强力扩大有效投资
做好三峡后续规划剩余专项资金争取,确保今年争取项目20个以上、专项资金3.5亿元以上。
强化招商引资,确保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新开工20个以上,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12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确保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40个以上、亿元以上的项目80个以上。
积极发展市场主体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1+N”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整合各类发展资金,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强主业,努力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小巨人”和“单项冠军”,让企业“体强筋骨壮”。
完善“政银担企”对接机制,更有力度发挥县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促成银企合作2亿元以上。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
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多渠道化解债务存量。
二、尽心竭力强工业,打牢支撑奔小康
提升产业水平
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链、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光学玻璃产业链、阀门产业链、新型建材产业链、纺织服饰产业链、现代包装产业链。
做好水文章,打造港口经济产业链。
积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建筑企业资质升级,打造“百亿”建筑产业链。
积极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
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双创平台及产业基地1家。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
支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提升承载能力做大做强做实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将资金、政策、人才向园区集中,支持园区提档升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九里移民小区综合帮扶项目,着力建设绿色、循环、生态园区。
实行“一区多园”布局,以县城为核心区,拓展杨林桥、两河口、九畹溪等区域,将开发区总规划控制面积逐步扩大到12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拓展我县制造业发展空间。
三、尽心竭力抓三产,打造引擎奔小康
积极扩大消费
促进城镇夜间经济发展,培育一批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全时、全域、全业态的夜间经济街区,打造一批潮流打卡点和网红街区,塑造出一批夜游休闲、康体疗养、文化体验、旅游演艺等消费空间。
围绕屈原家宴开发系列美食,扩大“中国美食之乡”影响力,重点打造庙咀、南门口、坝头公园、脐橙小镇、平湖名邸等特色美食街区,让品美食、赏美景、看夜景成为游客来秭归旅游的一种吸引力。
大力发展会议经济,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推进瑞玺、顺景等酒店建设,鼓励支持发展一批特色民宿。
支持发展生鲜电商、在线诊疗、线上教育、网络视频、数字娱乐、无接触配送等“宅经济”“云生活”消费新模式,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提质文化旅游
抢抓三峡大坝游客中心外移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快推进三峡大坝旅游区游客中心(江南)建设,引导从三峡翻坝高速来的游客从秭归换乘进入三峡大坝。
大力开发高峡平湖游旅游产品,以高峡平湖游船公司为依托,加强与神农架、兴山县旅游线路整合,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入高峡平湖游产品,形成“水陆融合”“一线串珠”的精品旅游线路。
加快推进屈原老家(乐平里)、漫云文创基地、归水泄红色旅游区、杨林堂鼓关景区、胡家坪旅游开发等建设。
壮大电商物流
深入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建设,加快秭归电商产业园、邮政快递区域分拣中心建设,做强华维物流电商产业园,支持供销e家秭归电商小镇创业园建设。
支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电商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示范企业,力争培育年销售额过亿的电商企业3家、覆盖县乡的冷链网络1家,打造郭家坝、水田坝、沙镇溪等特色电商小镇。
围绕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功能,加快推进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三峡翻坝江南油气管道、三峡通航工程检测维修基地项目建设,推进智慧物流建设,确保商品车转运和集装箱翻坝转运进入常态化,积极培育港务、港融、翻坝铁路运输、油气管道输送等市场主体,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力促高效运营。
四、尽心竭力兴乡村,补好短板奔小康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问题,防返贫防致贫,确保脱贫高质量。
高度关注非贫困户中的边缘户、脱贫人口中的监测户、特别是家庭新发生因病因灾等重大变故户,因户制订帮扶措施,高度关注边界村、深度贫困村,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重点帮扶,完善返贫预警机制。
加大保险保障力度,进一步落实防贫保、顶梁柱、民生保险、农业产业保险等保障措施,防止因大病大灾致贫返贫。
着力发展精品农业
进一步推进柑橘品种改良,实施脐橙绿色示范标准果园基地建设,实施柑橘种管技术三年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柑橘精深加工,进一步拉长柑橘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优质茶园,提高茶叶的加工水平和品牌价值。
进一步加大核桃的种植管理,提高座果率。
稳步提高烤烟种管水平,积极推进小水果、蔬菜产业的发展,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探索发展艾蒿产业,加强板栗、银杏等特色林果管理。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支持建东、陈家坡、万古寺、王家桥等8个村打造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实施马家山、天鹅等29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进一步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乡镇污水治理由集镇向农村延伸,持续推动村庄绿化美化。
强力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强化乡村治理,弘扬文明乡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办好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五、尽心竭力提品质,联动融合奔小康
精心打造城镇
加快推进金缸城新区建设,实施金湖路、金曲路、九歌路等路网建设,拓宽县城交通骨架。
开工建设城区移民安置区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推行既有城区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
开工建设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曲溪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完成木鱼岛至尖棚岭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精心管护城市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小区、智慧停车系统等建设,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让市民更好地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
持续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实行全方位、无缝隙、一体化管理,加大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管护力度,使城市环境“干净、整齐、有序、优美”。
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构建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相结合的机制。
把滨湖路沿线建设为风景优美的新型公园,积极植入经济业态,打造“秭归的外滩”。
精心完善设施
积极争取将秭归江南经巴东至重庆的宜渝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全力争取将十宜高速及秭归连接线纳入湖北“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力争十宜高速及秭归连接线2020年具备开工条件,完成芝茅路、童庄河大桥建设,加快推进两磨路、杨云路、大梅路、郭文路、S363香溪河大桥至横溪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努力把周聚路、G348郭茅线打造成“美丽宜道”,进一步建设“四好农村路”。
完成未通光纤的20户以上集中居住自然村的光纤建设,固定宽带通达村民小组达98%以上,4G网络覆盖村民小组达100%,启动5G网络建设。
在城区、集镇、景区、交通要道等新建充电站20座,开工建设110千伏东风坝输变电工程和35千伏磨坪输变电工程,完成2020年预安排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农村区域供电保障能力。
改造梅家河乡、屈原镇水厂,新建沙镇溪锣鼓峪水厂,力争开工建设泄滩白家河水库、梅家河桂花园水库和茅坪罗家水源工程。
六、尽心竭力优环境,激发活力奔小康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推行“多规合一”,建立“一件事”事项清单,整合“一事联办”服务流程,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流程、不动产登记流程等。
加大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全面推行网上办理。
确保金缸城市民之家今年投入使用,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持续推进对外开放
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向西承接成渝、向东对接汉宜,努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七、尽心竭力护生态,厚植绿色奔小康
加强生态建设
加快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茅坪河、良斗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工建设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秭归段)、秭归县三峡库区重点区域生态修复项目,完工三峡库区重点消落区植被恢复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
完成长江干支流沿岸造林绿化2700亩,实施芝茅路、风茅路、G348国道行道树绿化工程,大力开展绿色示范乡村、森林乡村创建活动。
实施长江秭归段干流及重要支流常年禁捕,重点加大对电捕鱼的打击力度,禁止猎捕、交易陆生野生动物。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秸秆禁烧、扬尘管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等污染防治工作。
持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完成入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持续开展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推进镇村“百吨千人”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持续推进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国家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减少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持续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抓好“岸电工程”“气化乡镇”“气化长江”等工程。
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创建一批绿色矿山。
八、尽心竭力惠民生,增进福祉奔小康
强化民生保障网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重点抓好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创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以上。
全面实施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冬暖工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
做好退役军人安置、管理和保障工作。
发展教育文化体育事业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
加强以屈原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建设。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组建群众性体育协会,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县游泳馆开馆营运,办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建设健康秭归
进一步加强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三级网络机制,依托县级疫情防控中心,完善县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金缸城院区、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县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杨林桥镇中心卫生院等建设,强化村卫生室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幸福村落”“幸福社区”建设,扎实做好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工作。
(来源:秭归发布)
责任编辑:肖飞 值班编辑:赵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