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村:发挥“村落夜话”多功能平台作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06-08 09:03  

“村落夜话”是我县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为我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做好政策宣讲、深化干群关系、激发基层民主协商活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屈原镇屈原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将“村落夜话”作为脱贫攻坚战斗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好“村落夜话”多功能平台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发挥好宣讲平台作用 把政策讲得更“透”


 “各位父老乡亲,现在全县正在积极推进殡葬改革,不能再搞豪华墓和活人墓哒,这是一件好事啊。”“现在禁渔了,不能再下河捕鱼了,不然就是违法!”“2020年度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未缴的,请在6月25号以前在村或者自己用手机缴。”



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通过新闻媒体、村内广播每天都会推送,但还是难以确保政策知晓率的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利用“村落夜话”平台,以村落为单位,通知每家每户至少派1名代表来参加,确保各项政策100%知晓率。针对部分不识字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或者举例子真正把政策讲透,确保群众真正听得懂、能执行。


发挥好议事平台作用 把事情说得更“明”


村内的项目建设、活动举办、哪里要修路、哪里要修水沟等需要村民共同商议的,便通过“村落夜话”议事平台面对面和群众商议,征求群众意见,能现场表决的就现场举手表决。通过民主协商,众事众议,解决家门口的事,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充分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发挥好技术平台作用 把服务做得更“精”


屈原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4200亩,年产柑橘300多万公斤,年产值1200万元,柑橘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在柑橘品质和种管技术上与县内柑橘主产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屈原村充分利用好“村落夜话”技术平台,由村内聘请的柑橘技术专家和村技术员为村民讲解柑橘种管技术,村内柑橘种植示范户分享管理经验,村民对柑橘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现场提问,专家和技术员现场解答,晚上坐听理论,白天田间实践,柑橘种管水平不断提高。



发挥好引导平台作用 把民风变得更“淳”


当前,屈原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为进一步动员群众,发挥群众力量,驻村工作队借助“村落夜话”平台号召群众做好“三件事”,一是讲好屈原故事,传承好屈原文化,开展“讲屈原故事比赛”;二是搞好环境整治,优化好人居环境,评比“最美庭院”;三是多种植花卉,美化好村落庭院,开展“种花比赛”。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杜绝“人情风”“活人墓、豪华墓”“不赡养老人”“经常性推诿扯皮”“赌博”等不良风气,鼓励村民讲述屈原故事,熟背屈原的诗,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解环境整治标准,鼓励群众种花美化环境,当场表扬做得好的村民家庭。


屈原村驻村工作队今年以来在全村已开展3轮“村落夜话”,产生了较好影响,起到了一定效果。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好“村落夜话”多功能平台作用,在政策宣讲、基层治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方面持续推进提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成果保卫战。


(来源:秭归党建)

责任编辑:罗梅 值班编辑:周桂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