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到悬崖边

07-18 09:29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在秭归县链子崖开展暑期地质实践教学。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说,链子崖作为长江三峡地区重要地质遗迹,其岩层完整展现了新构造运动特征,被称作“地质博物馆”。师生们通过地质锤敲击辨音、盐酸滴试等方法,现场鉴别岩石种类与形成时间。


该校二十年来持续在此开展实践教学,将陡峭崖壁转化为鲜活课堂。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在秭归县链子崖开展暑期地质实践教学。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在秭归县链子崖观测岩石种类。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在秭归县链子崖记录观测岩石信息。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在秭归县链子崖教授学生观测岩石种类方法。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在秭归县链子崖教授学生绘制地质示意图。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在秭归县链子崖观测并绘制地质示意图。


(来源:周仕伟)

责任编辑:韩晓晴 值班编辑:魏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