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印乡地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乡,乡内海拔在1155米一2897米之间,气候温和,光照充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发展核桃产业已成为我乡最主要的解决群众脱贫致富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选项目。随着州委、州人民政府发展1000万亩核桃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展90万亩核桃的重大机遇,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充分调动和发挥林农及社会力量造林、管林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努力实现我乡核桃产业的大突破。
一、发展目标及任务
坚持以科技兴林、生态优先、集中连片的原则,以政策扶持与林业项目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工投劳为主,到2016年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核桃产业成为我乡又一支柱产业。XX年在全乡8个村委会共种植泡核桃10000亩。其中:岩子脚村委会1500亩;鼠街村委会2000亩;白乃村委会1500亩;新民村委会500亩;白池村委会1500亩;蒙新村委会1500亩;龙街村委会1000亩;新街村委会500亩。
二、组织保障措施
乡党委、政府成立林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并向各村委会派出林产业发展驻村工作组。各村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和工作组,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造林技术设计
1.造林方式
造林方式为植苗造林。选择常耕地、撂荒地、房前屋后等有灌水条件,土层深厚,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的地块。要求每个村委会必须种植一片200亩以上的示范点。
2.造林密度
结合全县多年的核桃种植经验,初植密度设计10株/亩即株行距8mx8m。
3.苗木
造林苗木选择嫁接后的一年生漾濞大泡核桃|、Ⅱ级苗,所需苗木共计100000万株,由县林业局供给。
4.造林地整地
整地方式采用穴状整地,打塘规格为xx。
5.施肥
定植前,每株施有机肥30kg、复合肥,与表土混匀施于塘下部。定植后每年追施肥1次。
6.定植,
定植深度以埋土高度在嫁接口以下为准。定植严格按定向、苗正、根舒、埋土、轻提、踩实、做盘、浇水、盖膜等技术要求实施。
四、质量保障措施
1.科技措施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是早出效益、出好效益的技术保障,我乡今年种植核桃的8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技术负责人至少1人,技术培训必须做到入社到户,并有记录及群众签章,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2.坚持“七个一”标准,抓实各个施I环节各村设专人负责对施工各工序进行质量把关。确保做到七个一,即:选一块好造林地、挖一个合格塘、施一筐有机肥、选一株优质合格苗、浇一担定根水、盖一块塑料膜、装一个防,护笼。确保栽一株活一株。具体时间安排为:10月10日--10月25日:乡级作业设计。
10月10日一11月15日:组织宣传发动、整地打塘。
11月15日一11月25日:组织打塘验收。
12月11日一2016年1月10日:发放苗木移栽.
2016年1月11日一2016年1月30日:乡自检自查。
五、痕迹资料管理
各村委会要认真做好痕迹资料管理,施I过程中各类表格填写必须字迹清楚,签章齐全,不得出现签字按手印现象,施工结束后按要求及时将有关材料报乡林业站。